日期 | 资源名称 | 类型 | 大小 | 下载 |
---|---|---|---|---|
2021-05-01 | The.Songs.We.Sang.2015.CHINESE.1080p.WEBRip.x264-V | 2.44GB | 下载 | |
2021-05-01 | The.Songs.We.Sang.2015.CHINESE.1080p.NF.WEBRip.DDP | 6.79GB | 下载 |
日期 | 资源名称 | 类型 | 大小 | 下载 |
---|---|---|---|---|
2022-04-25 | The.Songs.We.Sang.2015.CHINESE.WEBRip.x264-VXT | 1.22GB | 下载 |
日期 | 资源名称 | 类型 | 大小 | 下载 |
---|---|---|---|---|
2022-04-25 | The.Songs.We.Sang.2015.CHINESE.WEBRip.XviD.MP3-VXT | 1.62GB | 下载 |
艾拉·鲁宾,彼得·斯特曼,玛雅·米切尔,敖德萨·阿德隆,迈克尔·西米诺,柳智英,贝尔蒙特·卡梅利
非凡小女生 / Rocca Changes the World
遗军之战
维克拉姆 / Vikram / Vikram Hitlist
羊惧(台) / Lamb
裂爱(台) / 瘦人 / Dylda / Beanpole / 历劫高娃(港)
活在上城 / 纽约高地(台) / 狂舞纽约(港)
Brian Allendorfer,Bobby Speed Baldock,Bryon Beck,Lance Benson,Ralph Bertelle,Laura Bogan,Jason Bortz,Eastside Camera,Mike Campbell,Capt. Ret Russ Coons,Kevin Cronin,Capt. Jason Denny,Capt. Ret George Dom,George Dom,Doug Dumas,Capt. Brian Ferguson,Donna Flynn,Capt. Ret Gregory Hicks,Cdr Jerry Higgins,John Hill
BT云/hxapi/ttydy/shuanu.com/所有内容均由程序在互联网上自动搜集而来,仅供测试和学习交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羡慕这样的时代和这样的年轻人
因为太喜欢新谣了,觉得这纪录片看不过瘾,特别是梁文福片段没过瘾!原来海蝶唱片是起源新谣也是才知道!*
时代的浪潮,世界的转变,终究带走了新加坡华人华语水平最高的年代。
1980年7月7日,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现为南洋理工大学)合并,新加坡国立大学正式成立。同年8月,南洋大学举行的第21届毕业典礼,宣告了南大时代的结束。作为历史上第一所海外华文大学,南大的谢幕,也是华文在新加坡没落消逝的开始。影片中许南盛说道,“我想我们是不断地在更新,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找到,我们心中的真诚。那心中的真诚到底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人要自己去回答的。”学校里的民谣比赛,电台里质朴的歌声,关于青春,关于诗意,热爱、真诚、执着。毫无疑问,语言影响着人们的身份构建,我们是谁,我们说着何种语言,我们传承着何种文化,我们认同何种价值观,这是语言的力量。华文式微,新谣是那一代人的文化运动。那些坚持唱着华文歌的人,未来又会在哪里,还会有人唱着那首老老的安慰我的「天烏烏,欲落雨」吗?
弥补了我民谣认知的空白,原来华文民谣在湾湾复兴后还影响到了新加坡,有了新谣,原来巫启贤(这个上代明星从来不知道他的故事)就是在这里红起来的。一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用华语歌唱,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并终于形成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浪潮,真好。
“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把世界变成我们的。”是叛逆又真诚年轻的心才能掀起的浪潮,似乎所有的文学文化运动都有相似的动机,令人感动。
#跟着网飞看纪录片 一开篇孙燕姿林俊杰,即使是大热的2000也不是我爱的歌手,只是开篇几首演唱会片断瞬间想起大学迎新会,有人唱的绿光;不曾想,2小时多,讲的是新加坡民谣起始以及海蝶音乐发起,比如巫启贤,基本完整地讲了新谣的起始到现在,70-80年代的南洋大学结束前和那一批年轻人,面孔清涩诗酒年华朝气蓬勃,文学与音乐的结合。想起了2005-2010年,我曾沉迷于台湾民谣许多年的岁月,民歌30还是50我已记不清了,但那场看了好多遍。这时候我会觉得叭,时间是个好东西、让我拥有了这么多美好记忆呀:)
使用着华文的人自卑又骄傲,因阵痛催生出了新谣。独立的新加坡经历多元文化的身份认同,南洋大学关闭,诗乐成为表达心中情愫,诉诸内心苦闷的载体,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找到心中的真诚。当孙燕姿林俊杰风靡华语乐坛,孕育他们的是彳亍的文字,午夜的电台,和煦的音符,以及一种文化在异乡的落寞与坚守。
弥补知识空缺 不过新谣的逐渐退场已是不争的事实 好在新加坡在华语黄金年代出了天王天后 不过在这些天王天后也在退场的今天 中文在新加坡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
21-12-22 15:00 @中華城
电影很朴素,主要靠讲述,歌声取胜,但不知道为啥看得超级emotional,多次忍不住就哭了…莫名其妙啊,理了理大概有几个方面,第一是让我想起电视剧里看到的上世纪韩国的歌谣祭,觉得从某种程度说大华语区以及整个东亚社会有过可以分享的认同和记忆但这种共享逐渐地被打断了(但当然这种时代回眸必然也经过了个体体验的“篡改”,也毫无意义,也是一种虚伪的自恋),第二或许是顾影自怜的创作自由,和青年群体的精神风貌,也不知道操的哪门子心,第三大概是开场前和一起看电影的朋友聊起,谁能不喜欢电影音乐小说诗歌呢,不知道啊,活着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真好啊。最后,全片都没出现的黄惠祯让我很在意!
一部讲述新谣文化的纪录片。开篇先找了孙燕姿、林俊杰两大华语乐坛的天王天后背书,之后二人就彻底撤出了纪录片的镜头遗憾退场,赤裸裸地沦为工具人了。这部纪录片该分作两方面进行品评,一方面看,它是一部音乐社会学的影像文献,记载了新加坡民谣从星星之火燃成原野,又至退潮的完整过程。另一方面,它的每段采访资料都像是一个随意抽取的、未经组织的断片,而背后夹带着文化寻根的私货又过于显眼(“华人讲华语,合情又合理”),似乎缺乏必要的引申与铺陈。对我个人来说,最感慨的还是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对比当下耽溺于b站、手游与短视频的孩子们,很难期待他们能为着隐约热爱之物事奋力燃烧闪耀。影片虽定名“我们唱着的歌”,但实际却是“他们唱着的歌”,往事时光林林总总地逝去如斯,再不可追。@2021金鸡新加坡华语电影展映
令人动容的始终还是真诚和纯粹。
迟到7分钟,一来就看到林俊杰。马上,本片主题来了,主要还是介绍了新加坡华文通过校园歌曲创作的绝处逢生,主体就是七八十年代的新谣,总而言之,从专业音乐学习者和当代流行乐迷眼中来说,所有歌曲都显得极其平淡简单稚嫩(巫启贤算是其中佼佼者了),是我妈去ktv都不会点的歌。当然从巫启贤和罗大佑同新加波音乐人合作《明天会更好》而开启的90年代,歌曲慢慢变得入耳。他们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没有人时代任务的新谣更像是南洋的一首情歌
《邂逅》好听
The songs we sang,要轻盈!
被netflix的封面骗了。
微博.2016.7.26想看。水草三重唱,颜黎明,雅韵小组,地下铁小组,鱼尾狮小组,浪淘沙小组,清泉小组,黄宏墨,氤氲。《明天二十一》.这节目一定不得不提梁文福。为了那份情怀五星。第439个标记看过的人。资料收集真的不易
3.5 虽然是新加坡的民谣发展史,但却“意外”记录了一段华语发展的历史,青涩、莽撞却又充满朝气的诗歌与音乐,稚嫩又老气的巫启贤,对照张贵兴的《赛莲之歌》,更是有一种奇妙的时空穿梭感。缺点是过于追求质朴与文青的浪漫,自动屏蔽了银幕之外的时代痛苦和伤痕,显得平淡了。
竟然才知道林俊杰是新加坡人...
3.5 口述➕archive 回顾半部新加坡流行文化史(从诗乐到新谣)。震惊的是有首歌被禁了二十年只是因为几句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