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奥米·沃茨
爱的谎言在流血 / 流血之爱 / 爱在流血中
追海豚的長崎夏日(台) / Sabakan
苏瓜日记 / 月八拍片日记(台) / The Tsugua Diaries / Journal de Tûoa
大卫·达斯马齐连,劳拉·戈登,伊恩·布利斯,费萨尔·巴齐,英格丽·托蕾莉,里斯·奥特里,乔治娜·海格,乔什·邝·塔特,斯蒂夫·莫察基斯,宝拉·阿伦德尔,塔马拉·谢尔顿,克里斯托弗·卡比,约翰·利里,加比·萧,伊莉斯·詹森,克莱尔·奇汉巴奎,阿梅莉·门多萨,迈克尔·艾恩塞德
吉姆·卡维泽,比尔·坎普,克里斯特尔·阿帕里西奥,哈维尔·戈迪诺,耶西卡·博罗托·佩里曼,曼尼·佩雷斯,埃杜瓦多·维拉斯蒂吉,古斯塔沃·桑切斯·帕拉,克里斯·阿韦迪西安,何塞·祖尼加,盖里·巴萨拉巴,赫拉多·塔拉塞纳,斯科特·黑兹,瓦莱莉·多明古兹,米拉·索维诺,柯特·富勒,杰罗尼莫·巴伦,阿里尔·茜耶拉,阿丽·兰德里,詹姆斯·夸特罗奇
国定杀戮日:无限狂屠(港) / 无限杀戮日(台) / 人类清除计划完结篇 / 人类清除计划:自由永恒
迷途的画作 / 迷失的列昂纳多 / 失落的李奥纳多(台)
蒙多维诺
萨尔瓦多·加西亚·鲁伊斯,拉法埃尔·塞巴斯蒂安·纪廉·文森特
Jesus Christ Savior
Sierra Casady (CocoRosie),Bianca Casady (CocoRosie),Devendra Benhart,Antony Hegarty,Vashti Bunyan
泰布·亨特,娜塔莉·伍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保罗·纽曼,黛比·雷诺斯,安东尼·博金斯,武井乔治
鲁德尼·丹泽菲尔德,吉尔伯特·戈特弗雷德,马克·马龙
Syd Barrett,Roger Waters,David Gilmour,Richard Wright,Nick Mason
Nadie sabe nada (los secretos del cine)
BT云/hxapi/ttydy/shuanu.com/所有内容均由程序在互联网上自动搜集而来,仅供测试和学习交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遥远的哥本哈根,抗议者为即将沉没的小岛走上街头。而当事人岛民却虔诚地相信上帝与诺亚的誓言。
值得学习的创作笔记
很有阿堯導演個人片風格
人都來了總要有個交差而生之作。吐瓦魯黑肉讚!
3.5 啊尧其实应该多拍纪录片
自八八風災串到海平面上升,從臺灣一路拍到吐瓦魯,題材相當特殊,但餘韻是什麼?臺灣與吐瓦魯兩方對照像是導演的自我對話式人類學探索,到最後環境的控訴沒了,真相的追問沒了,悲慘反而被荒誕淡化。
与《阿里88》是同时期开拍的纪录片,借由不断下沉并可能消失的吐瓦鲁来看待台湾自身的环境议题,但其实拍得并不十分沉重,在岛上的生活也是轻松有趣("拍纪录片有时也是骗吃骗喝,大部分时间是和岛民谈天卡唬烂"简直笑死)。标志性的台语旁白很早就成为黄信尧的重要风格,要是没有了倒不习惯了。
【補】紀錄片初體驗
是充满了台式自嘲自娱和自我审视的角度。的确到吐瓦鲁来去取证海平面上升是没看到太多的证据,但是对于吐瓦鲁是由何导致的沉没,也提及到环境污染的因素。电影人对台湾本土的担忧是深切的。
黄信尧总是那么戏谑。本想到吐瓦鲁挖掘一个关于气候变暖的悲情故事,到了那却发现该岛更紧迫的问题似乎是无处不在的垃圾。于是整场纪录片就变成了南太平洋海岛风光片+台湾八八风灾的碎片化纪实
Scott Simon在太平洋岛国人类学课上给大家放的,台湾在一些太平洋岛国还是有影响力的
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求资源
导演跳出台湾看台湾,虽然是拍摄吐瓦鲁却感受导演对台湾深切的爱,叙事方式很有趣,导演自己的独白把两地串联,主观却有说服力。
翘课看的 旁观旁观
这部片子的风格,大佛普拉斯里面也是有的,旁观人叙述,画面色彩,对比,和一些笑话。
当自己的问题大到不能解决的时候,去看看别人的问题,总是比较轻松的。黄信尧跑到杜瓦鲁,是一次吃饱了撑的关注与逃避,也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在调侃式的旁白中,黄信尧其实悲伤又无奈地注视着生他养他的台湾岛。
导演的念白早就开始了。图瓦卢,台湾,海平面上升,淹没。
导演讲自己的观点看法强有力地注入到了影片之中,旁白、色彩、镜头不求“纪事”,而是放任自己的判断,使影片游走于正统纪录与个人感悟之间,已经模糊了或者说根本就不在乎“客观”与“主观”。发展到《大佛普拉斯》,而对电影这一艺术媒介进行肆意的反讽与自嘲。
九岛之国图瓦卢;不信沉没之说;上帝承诺诺亚不再发洪水;台湾派交流学生建设种植园;椰子树倒;出租.tv域名;回首观照台湾沉没的村庄和田地。
3.5导演念白大概是习惯,这是一场导演的自我思辨,已经不需要考虑客观事实,纪录片的主观性体现淋漓。
“因为自己的问题太大,所以去关心别人的问题。”导演幽默地剖白自己来Taivalu的意图,反思台湾、日本年轻人热情洋溢的志愿者工作,责问台湾防风防淹的砸钱策略。强烈的个人风格,“无意义”地把镜头停留在海滩边玩垃圾罐头的孩子身上,仿佛最没有政治诉求,又处处都是政治反思。@NYU导演来访
这么沉重的话题也是用一个较为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