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资源名称 | 类型 | 大小 | 下载 |
---|---|---|---|---|
2019-05-12 | Kira Muratova - Astenicheskiy sindrom | 1.37 GB | 下载 |
日期 | 资源名称 | 类型 | 语言 | 下载 |
---|---|---|---|---|
2022-05-14 | Astenicheskiy_sindrom_chs(1989).srt |
Pismo v Ameriku
Dolgie provody / A Long Goodbye / Long Farewalls
Nash chestnyy khleb / Our Honest Bread
Valeri Isakov,Marchella Chebotarenko,Viktor Markin
Dva v odnom
Melody for a Street Organ / Melodiya dlya sharmanki
Večnoe Vozvraščenie / Eterno ritorno / Eternal Homecoming
Vesenniy dozhd
BT云/hxapi/ttydy/shuanu.com/所有内容均由程序在互联网上自动搜集而来,仅供测试和学习交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2022年清明节看,觉得就现在这个大环境状况下来看,正当季。
《衰弱症》荣登我恐怖片榜首。看什么都像片中场景。Jump Scare终将过去,自说自话的精神病世界就是永恒的现在。
有穆拉托娃一贯的那种几个人之间完全没有形成沟通的对话/嘶吼,有大段不着边际的念诗/独白,有精巧的结构(第一部分电影中的黑白电影完全没有提示,直到结束才让观众知道),有对各行各业各色人等的细致而冷酷的描绘(学校老师开会、精神病院的段落都超级搞笑)…但原来能在她电影中感到的那种关怀和温度在这部里几乎消失:讽刺也不用力,吵架也没有结果,悲伤也不能转化成奋进或毁灭…剩下的东西都被标题概括了:衰弱症。电影中的电影里的女主已经很疯很惨,但到最后还是找到了一点安慰,而电影中的现实里的男主结局更惨。倒在车厢地上双手张开呈十字形的身体/尸体随着地铁开进隧道而消失在黑暗中的结尾,彻底宣告了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终结:苏联并非被美国击败或被冷战拖垮,而是终于自身的衰弱症。89年拍出这样的电影,敏锐程度太令人惊叹了。
有费里尼和东欧、南欧魔幻荒诞喜剧的影子,敏锐地捕捉到了东欧剧变、解体前夕苏联人群体性的焦虑狂躁和虚无主义心态。戏中戏的高反差布光,不同景别的定格跳切,门框、窗框、栏杆形成的遮挡构图,所有人宛如被曝光、框定、禁闭后随时会发狂的动物。各种隐喻符号的呈现:人像作为明显的意识形态指涉;列车载着尸体在看似一片祥和中浑浑噩噩地前行。媒介自觉意识:本来可以作为大众镜像观照的电影,映后交流迎来的却是退场、呼呼大睡和无动于衷。
乌克兰的胃里有条蛇
看穆拉托娃总是一种折磨混杂着享受的奇妙体验
确定这是苏联片?怎么转到现实场景之后秒变意大利全员喊话?喊的我头疼😩
网络版资源 豹姐推荐女性导演第三部 前38分钟的自嘲后就是近两小时的呱噪 看的人都要犯衰弱症 各种杂烩融于一炉 看到设计女神眼前亮了一下 狗狗那里又亮了一下 男主的大段念白后就睡着了
#48 裂变前,不知去往哪个方向
伤感
12:48的固定镜头是怎样表现一种isolated的状态的?镜头处在公交车过道略偏右的位置,主体在整个画框中占据正中到右侧大约第一个五等分处的一片空间,人和周围空旷座椅的关系是固定的,但面对公交车这一封闭空间外部的风景,窗玻璃的反光、其曲折的表面所产生的光晕、车体的转向让外部世界陷入了一片动态模糊中,背景的视觉效果上类似难以分辨的黑白印象画,人及其所处的车厢受困于变幻的光影中——尽管运动的是汽车,感受上却是世界在旋转,被留下的人停滞了。
整片象蒙着毛毡的荆棘丛,灰扑扑钝钝的外壳破坏视觉,不能悦目;而内里是带刺的苦楚,真实丑恶,难以赏心。人生的荒诞,通过人们的重复性言行、突如其来或者习以为常的多种冲突、尖利的喋喋不休的戾气、死气沉沉丧失沟通的人际环境,“各说各话”乏味的尴尬来集中体现。穆拉托娃对于人类重复无意义活动的荒诞、精神的荒芜采取不厌其烦地表现,强制观者在社会和生活里看到阴暗角落的蛆虫,一直呈现到其感到不适难堪也不罢手。杂乱衰弱的精神自省:厌恶、羞耻、软弱,构成怨恨的渠道,怨恨这纷扰,怨恨着这怨恨。
2021,观影第436部
连看三部她的片,算是确定了她的片绝对是学波兰学派。摄影立意,以及整个节奏的调整,都不是苏联的那套。后面的确是越来越有味道的,逃脱现实以外的批判也算是在灵活的叙事剪辑下显得不生硬,但本人认为导演拍片时的思路,落后于整个时代了。
很难说看懂了 本来观影门槛就不低再加上错乱的字幕 勉强能理解为特定背景下人群中普遍的衰弱症 对外界嘈杂的过度敏感和极地的承受能力 但片段与片段间的逻辑关系太难理解了 甚至人物间的关系也只能勉强了解个梗概 豆瓣这剧情简介是只写了前1/3的内容吧
[3.5/5.0]
嘲讽观众/大众很多次,没有主角,主角是一种精神状态
尼古拉也谢维奇,why you always sleep。诗歌电影。睡觉人的隐喻。indifferent。对电话/音乐的使用(当一个人沉浸在一种声音中时(神经症是社会性疾病 不是生理性
戈式 重建 与 公开性 时期,唯一被禁影片
4.5 (女性影展2020)在一陣超吃頻率的導演作品觀影,終於找到我的穆拉托娃作品知音,可是我倒是頭一次被影像箇中的尖銳給徹底壓垮,前45分鐘會睡掉其實不影響後續觀影,而且還蠻灑狗血的,穆拉托娃對於後設的轉換是如此單純,卻又如此戲謔,後續的部份大致捕捉人的焦慮及溝通的眾生相,更像是一場社會實驗。
8.0 琪拉·穆拉托娃补完。
俄式天才,只有女人才会有的疯视角